中國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損失了1400萬人。為什麼這被遺忘了?


歷史學家拉納·米特認為,只有更真實地了解中國的二戰歷史,才能更了解中國未來的行動。
  • 更新:
    原來的:
1939 年,國民革命軍士兵行進前線。(照片:Public Domain)

1939 年,國民革命軍士兵行進前線。(照片:Public Domain)

回顧二戰,勝利者對自己的軍事貢獻看得最清楚。因此,英國的重點是英國和阿拉曼戰役、俄羅斯的史達林格勒和庫爾斯克、以及美國的諾曼地登陸和中途島戰役。中國的戰爭是歷時最長、最血腥的戰爭之一,但它的貢獻往往被西方遺忘,多年來甚至在中國也很少被紀念。

牛津大學歷史學家拉納·米特 (Rana Mitter)的新書《被遺忘的盟友:中國的第二次世界大戰,1937-1945》旨在透過呈現中央王國對抗日本入侵的八年戰爭(這場戰爭已經進行了更長時間)來加深這一模糊的畫面。距離納粹入侵波蘭還有兩年多,這是第二次世界大戰歷史通常的起點。“從本質上講,”米特在接受《太平洋標準報》採訪時解釋道,“冷戰政治掩蓋了即將實現的事情,我認為,這是二戰拼圖中缺失的重要碎片之一。” 然而現在,中國的開放歷史和領導人新的政治態度結合在一起,打破了歷史之窗。

米特爾

對於那些對戰爭中的中國的了解可能從1937 年南京大屠殺開始,到被稱為「飛虎隊」的美國志願戰鬥機飛行員結束的美國讀者來說,這本書提供了許多令人大開眼界的內容:

  • 蘇聯對積極與中國共產黨進行鬥爭的中國國民黨的貢獻是巨大且持續的。雖然這在意識形態上可能出乎意料,但它符合約瑟夫史達林最有效地制止日本對蘇聯設計的願望。1939年,兩國實際上在蒙古進行了一系列持續的戰鬥,造成雙方數千人死亡。
  • 雖然國民黨領袖蔣介石和共產黨人毛澤東通常被描述為中國抵抗運動及其時斷時續的內戰的巨人,但米特詳細描述了第三個人物汪精衛的崛起和衰落。他的影響力長期與蔣介石和毛澤東相當──直到他與日本人和解。
  • 中國捲入戰爭的規模是巨大的。例如,蔣介石在國民黨鼎盛時期派出了 400 萬軍隊,而整個中國在戰爭中損失了約 1,400 萬軍隊。如果中國垮台,日本對抗美國甚至蘇聯的能力將會大大增強。

為什麼現在這些都很重要?米特表示,二戰的經歷塑造了中國今天的態度,特別是中美、中日之間的態度,「亞洲地區一系列非常重要的關係的兩條腿」。……我強烈認為,透過回顧那些年的歷史,你可以深入了解該地區現在對那裡的人們來說重要的事情以及未來十年將重要的事情來。

為了篇幅和清晰度,本文已被編輯。

這本書的英國書名是《中國與日本的戰爭》。在美國,它被稱為“被遺忘的盟友”。您能告訴我選擇標題的決策過程是怎麼樣的嗎?
在某種程度上,這與某些東西的營銷方式有關。《中日戰爭》不只英國版,還有英國版。該版本還在東亞、印度、澳洲和許多地方銷售。我認為可以公平地說,如果你在香港或新加坡購買這本書,說中國是被遺忘的盟友可能是不公平的,因為那裡當然有亞洲戰爭的記憶仍然強勁。所以從這個意義上來說,它更像是本書內容的描述性標題。北美市場,尤其是美國市場,《被遺忘的盟友》這個標題是有意選擇的,因為顯然你知道這是一部中國的歷史,也知道為什麼它在那個時期對今天很重要。

但這也提醒美國大眾,有一個非常重要的歷史時刻被遺忘了,其重要性有兩個原因,其中之一與理解中美關係和中美關係的當代意義有關。日本關係對世界(更不用說該地區)的塑造至關重要,但仍然非常不穩定。

但第二個原因其實與歷史正義有關。不管當時的中國政府有多少缺陷,我認為可以公平地說,無論是當時還是現在,他們從來沒有對通常被視為純粹美國勝利的勝利給予足夠的信任。亞洲,特別是太平洋地區。

但迄今為止,中國的貢獻大多被忽視或被認為是非常次要的、次要的,並不真正值得費心。我認為,隨著我們遠離事件本身數十年,保持這一立場已不再站得住腳。

1941 年,一幅隨著敘利亞內戰而突然引人注目的畫面,日本砲兵向中國陣地發射化學武器。(照片:公共領域)

日本砲兵士兵帶防毒面具_長沙_1941-300x203

那為什麼這個會丟失呢?衝突結束時,中國是四大國之一,中國的遊說團體在美國也非常強大。然後,1400萬死者提出了另一個相當令人信服的論點。發生了什麼事?
這是一個很好的理由來記住這一點。我想說,如果你想惹惱中國共產黨的官員,值得記住的一個事實是提醒他們,中國今天在五個常任理事國中佔有一席之地的原因、主要原因。聯合國安理會這個全球外交的最高桌,並不是因為毛主席的所作所為。這是由於蔣介石的戰時努力,本質上是中國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加入同盟國的直接結果。

現在,距離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已經過去 65 年、70 年了,中國發現自己成為坐在最高席位的唯一非歐洲、非白人國家。所以這些事情在今天確實有著很大的意義。

他們什麼時候被遺忘了?簡而言之,中國的戰時經歷、苦難和對盟軍事業的貢獻落入了冷戰造成的深淵。雙方都沒有興趣回憶中國的所作所為。

在中國方面,1949年內戰結束後,國民黨被流放到台灣,毛澤東在大陸取得了勝利,中國大陸基本上擁有一段處女歷史——唯一創造了歷史的人。抗擊日本侵略者的功勞是中國共產黨人。

規模大得多的國民黨軍隊實際上做出的貢獻基本上要么被忽視,要么從中國本身教授的官方歷史中被抹去。所以那裡存在著某種歷史黑洞。

但我們無論如何不能把任何責任歸咎於大陸的中國共產黨人。你必須記住,在西方,我們也很快就忘記了戰時的貢獻。原因在於,中國戰時領導人蔣介石本質上被視為一種恥辱——這個冷戰遺跡留在台灣,一年比一年顯得無關緊要,與無能和腐敗聯繫在一起,充滿了各種各樣的東西。西方人認為這些特質不太有吸引力。

但人們忘記的是,這位領導人儘管做出了一系列決定,其中許多決定都非常有問題和困難,但仍然讓中國繼續與日本作戰。首先,他獨自度過了大約四年半的時間,然後當然是作為與西方的非常困難的聯盟的一部分,在那之後的四年裡。

你書中出現的一件事讓我感到驚訝,那就是中國作為一個地理結構,至少是現代中國作為一個地理結構,似乎是從戰爭中產生的。他們的西部不被認為是主要區域的一部分。這是正確的讀法嗎?
我認為這其實是這個問題最重要的要素之一:為什麼第二次世界大戰對中國如此重要?答案,也是答案之一,就是地理。

發生這種情況的原因有很多。但從根本上說,有一種諷刺的是,中國20世紀在外國入侵、日本入侵方面面臨的最大危機時刻,實際上迫使政府,特別是當時的國民黨政府,集權。它必須最終消除那個時代的大問題之一,那就是軍閥主義——不同的軍事領導人在那個階段控制著中國的不同地區。其中一些已被以相當殘酷的方式廢除。

結果,在戰爭結束時,儘管中國在許多方面都被打得面目全非,當然即將發動內戰,但從19世紀末到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之間存在的問題軍閥割據地區的分裂問題主要是由於政府在此期間不得不撤退到內地並鞏固其統治而得以解決的。因此,毛澤東可能應該對蔣介石時代的遺產之一表示感激,但他不太可能在任何頌揚中提及。

近年來,西方在蘇聯對擊敗納粹德國的貢獻方面存在著一個盲點,這一盲點已得到相當詳細的解決。您是否看到這裡發生了同樣的動態?
是的,部分原因相同。我會用一個字來概括這個原因,那就是檔案

1991年,蘇聯解體後,至少在一段時間內,俄羅斯和西方研究人員第一次更容易找到保存在俄羅斯前蘇聯的大量有關俄羅斯戰時的文獻貢獻。

現在,我們在中國還沒有經歷過柏林圍牆倒塌、戈巴契夫倒塌式的時刻。但不可否認的是,近20年來,中國的檔案開放程度越來越高。最大的差別在於,人們第一次被允許審視國民黨、國民黨經驗。關於該研究主題,我經常說的一件事(這常常讓人們感到驚訝)是,這不是勇敢的西方研究人員敲門並要求訪問隱藏文件的情況。這是中國國內已經出現的趨勢。

中國大陸的研究人員正在重新發現他們自己歷史中隱藏的部分,其中包括老意識形態盟友國民黨在戰時做出的實際上非常值得信賴、非常重要的貢獻,這也是蔣介石部分地受到影響的原因之一。以25、30年前難以想像的方式在大陸恢復。

在東方集團,衛國戰爭始終是重要的文化試金石。你向我暗示,在第二次世界大戰的中國本身,他們的「偉大衛國戰爭」版本並不是文化試金石。
確切地。這與蘇聯有很大的不同。你就在那裡。基本上,儘管在許多方面都是扭曲性的宣傳原因,史達林、赫魯雪夫及其繼任者確實將蘇聯反擊納粹的衛國戰爭作為關鍵的愛國敘事。二戰的敘事並沒有在中國完全消失。這是愛國建構方式中相對較小的一部分。偶爾也會有這樣的跡象,例如,20 世紀 60 年代文革時期的一些樣板戲中,日本人以舞台反派的身份出現。但很明顯,在毛澤東時代的大部分時間裡,真正的敵人是這些狗民黨民族主義者,而不是真正的日本人。

為什麼會這樣呢?原因有很多,但冷戰確實是最主要的一個。冷戰時期,台灣和蔣介石對共產黨政權來說是明顯而現實的危險。他們必須讓民眾處於一種恐懼之中,擔心侵略者可能從台灣回來並引發第三次世界大戰。

相較之下,日本並不是一個幾乎被擊敗的敵人,而是中國共產黨實際上想嘗試接近的敵人。他們意識到,對於 1947 年後的中國這樣一個非常貧窮的農業社會來說,嘗試獲得技術知識非常重要。如果美國進行抵制,那麼來自美國的抵制機會就不那麼大了,而蘇聯則是完全不同的合作夥伴。所以他們的答案就變成日本了。中日之間有一定數量的非官方接觸。這意味著中國官方圈非常有興趣不過度強調日本的戰爭罪行,不讓東京感到存在這種巨大的敵對氣氛。

再一次,相當奇怪的是,這些暴行在南京襲擊事件中變得更為人所知,而戰時對臨時首都重慶的轟炸則是另一起……事情根本沒有被公開。你必須仔細觀察 20 世紀 50 年代和 1980 年代之間的歷史,才能找到中國任何地方對 1937 年南京大屠殺等事件的主要提及。這樣做本質上是為了使日本脫離戰時冷戰時期美國的擁抱在亞太地區,他們在提醒他們戰時發生的事情方面有所退縮。

這種情況在 20 世紀 80 年代開始發生變化,但在冷戰期間,北京不過度強調日本的戰爭罪行符合既得利益。

1939 年諾門罕戰役中,與蘇聯結盟的蒙古士兵與日本人作戰。(照片:公共領域)

MNRA_士兵_1939-300x225

蘇聯對國民黨的貢獻並非未知,但對我來說相對較新,尤其是空中力量。在美國,我們從小就認為飛虎隊贏得了戰爭,而不是幾乎沒有任何影響。但在我看來,在美國第 14 空軍抵達之前,俄羅斯的空中力量要強大得多。
事實上,我想說的是,飛虎隊、美國志願軍根本不是無關緊要的。在飛越重慶上空方面的貢獻不是很多,但我是說在心理方面、在鼓舞士氣方面,他們是很重要的。而AVG的領導人克萊爾·陳納德實際上在向蔣介石提供建議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所以我不會低估他們的作用。

但事實是,正如你所說,從意識形態角度來看,相當奇怪的是,戰爭開始時非官方但真正的軍事援助的主要貢獻來自蘇聯。這本質上就是那個時期你所看到的那些奇怪的意識形態異裝之一。你不僅獲得了納粹-蘇聯條約,這是本世紀最令人震驚的意識形態逆轉。但從更全面的角度來看,強烈反共的蔣介石發現自己本質上是在接受蘇聯的援助,原因是史達林顯然支持中國共產黨,但他更害怕失去蔣介石。作為中國的領導人。

如果蔣倒台並且中國變得親日,那麼日本將擁有一個完美的發射台來在 1930 年代末、1940 年代初攻擊蘇聯。他更擔心這一點。因此,史達林在那段時期實質上向中國民族主義者提供援助是一個非常實際的、非利他的理由。

但事實是,它在華中、上海周邊的長江三角洲等早期戰役中非常有幫助。儘管它無法阻止國民黨撤退到中國內地,但蘇聯空軍的支持、軍事援助和物資對於確保國民黨至少能夠抵抗日本人來說非常重要。

你在書中提到的一件事幾乎從未被提及,那就是日本人和蘇聯人之間的衝突。這一點從未被提及,但這些不僅僅是邊境衝突。
哦不,它們非常真實而且非常重要。這些事情發生了好幾週、好幾個月。

這是更廣泛的二戰經歷中鮮為人知的元素之一,我認為我們正在關注它的事實[就像安東尼·比沃的新的二戰歷史]確實表明我們開始意識到整個亞洲戰線比我們意識到的重要得多。因為從某種意義上說,我們在這裡談論的是沒有發生的事件,即蘇聯和日本在我們認為的大部分時期內沒有發生衝突沒有 原因在於,在諾門罕,俄羅斯人和日本人之間基本上發生了對抗。日本人認為俄羅斯人很弱,因為當然,對紅軍的清洗將會徹底摧毀這支特殊的軍隊,但事實上,他們卻被蘇聯人穩步擊退,並倉促地擊退了他們。必須達成妥協。

對於中國人來說,這當然是一個非常壞的消息,因為他們在此之前一年的大部分時間裡一直在戰鬥。蔣介石迫切希望蘇聯和日本開戰,他能得到蘇聯對中國事業的全力援助。

蔣炸毀黃河大堤,以減緩日軍的前進速度,這屬於戰爭中的巨大暴行,但我從未聽說過。
不,這絕對足夠公平。我的意思是,這是令人震驚的事情之一,因為當然,這也是這場戰爭中道德模糊的標誌。在某種程度上,就像二戰中的所有盟軍和軸心國分子一樣,我們確切地知道該支持誰。我們站在同盟國這邊;我們反對軸心國。這是非常明顯的。

但我們經常不得不掩蓋的是,在某些情況下,無論是透過武力還是選擇,盟軍做出了一些絕對具有毀滅性的選擇,並意味著他們自己的人民的死亡。在這種情況下,我們談論的是蔣介石為他自己的兩個悲慘而令人震驚的決定做出的特殊選擇:要么讓日本人在1938年夏天入侵並佔領中國中部,要么採取他所認為的最終的最後一步,突破了堤壩上的這個巨大的洞,幾十年前,堤壩上的巨大自然力量,黃河,在這一點上已經阻擋了數十年,並以此阻止了日本人的前進。

不得不說,從短期來看,它做到了這一點是成功的。說起來很糟糕,但從策略角度來看,它確實有效。結果是:大約數十萬中國農民被淹死或被餓死,和/或死於疾病,而他們完全沒有收到任何關於將要發生的事情的警告。

當時確實注意到了這一點,也是讓他走上反對之路的原因之一,他是《時代》雜誌的記者西奧多·懷特。到戰爭結束時,他是蔣介石最強烈的批評者和反對者之一。如果你回顧他對中國的某種幻滅,大壩的決堤事件,我認為是他開始認為蔣介石不是他或他的報告可以支持的領導人的第一時刻。

蔣介石。(照片:公共領域)

415px-Chiang_Kai-shek_in_full_uniform-207x300

你似乎為蔣描繪了一幅幾乎討人喜歡的肖像。
你這麼說很有趣。人們會閱讀它並做出自己的決定。但無論如何,重要的是要理解他不是一個怪物或失敗者,而是一個有缺陷的人,就像當時許多其他有缺陷的人一樣。

我認為理解的一個重要方法是作為戰時領導人,他被迫一遍又一遍地在一個糟糕的選擇和另一個令人震驚的選擇之間做出一系列選擇。我傾向於認為整個中國戰爭故事和蔣介石在其中的角色被寫成一種情節劇或一種黑白對抗。我認為這更像是希臘悲劇。有一種不可阻擋的態度,但一路上卻做出了糟糕的選擇。所以有趣的是,你發現他很討人喜歡,但我想我更想說的是,他需要被理解,並成為一個人性化、有缺陷的領導者,但他做出的決定是理性的,並且能夠在第一時間證明其合理性。時間。

就他自己的首要目標而言,他不惜一切代價——正如你在書中看到的那樣,這是一個巨大的代價——讓中國繼續戰爭。溫斯頓·邱吉爾因其關於英國「永不投降」的演講而受到讚揚——無論發生什麼,始終繼續與納粹作戰很重要。通常,正是這種反對任何邏輯的決心讓蔣繼續前進。但蔣介石從未真正因這一切而受到任何讚揚,而邱吉爾當然因其抵抗而活在傳奇之中。

諷刺的是,不僅美國迄今為止對蔣介石的冷酷無情的描述已經被大幅修改,而且你在毛澤東時代的中國對他的更令人髮指的描述現在也在他自己的祖國發生了逆轉,以至於,正如我所做的那樣如果你去他的出生地,浙江省溪口市,那裡就像是他的聖地。即使在大陸,你永遠不會知道他實際上輸掉了內戰,因為作為一個家鄉男孩,他能夠受到當地人的慶祝,這種方式會讓他們在20歲時就全部被送進監獄。或者30年前。

你談到了西奧多·懷特(Theodore White)的幻滅,這引發了一個更大的問題:美國和毛澤東之間是否會在某個時刻(即使是在 1949 年)重新煥發魅力?
這實際上被稱為中國的“最後機會”。而且仍有人強烈表示贊成。我的傾向是說我不這麼認為──不是說雙方之間其實有真正友善和誠懇的接觸。

毛澤東和他的追隨者確實聲稱他們想要這樣做,但我們也從檔案和其他來源中了解了更多關於毛澤東本人動機的資訊。很明顯,他的意識形態必須面向中國本土革命和莫斯科。他對美國並沒有真正的好感。所以我認為就真正的聯盟而言,實際上發生的可能性很小。我想說的是,本來應該發生卻沒有發生的事情是相當不同的,這是中國和美國至少在外交上相互接觸的一種方式,而不是像美國和蘇聯那樣。

在那段時期的大部分時間裡,冷戰變得非常非常冷。但莫斯科和華盛頓從未有過不對話的時期。

但我認為,在四分之一世紀或更長時間的大部分時間裡,直到尼克森和基辛格出現之前,中國人和美國人沒有一個定期的、適當的和開放的討論管道,這是偉大的外交之一。錯過了那個時期的機會——整個戰時聯盟留下的許多混亂的遺產之一。

說到聯盟,似乎中國/緬甸/印度是美國和英國之間「特殊關係」最明顯的地方。
[笑]是的,如果你指的是一種不信任和缺乏理解的特殊關係。邱吉爾可能是在那段時期最強烈地感受到亞洲戰爭表明英國和美國在想要從第二次世界大戰中獲得什麼方面有著截然不同的目標的人之一。

美國人想要的是一個重新設計的世界秩序,其中英國和法國意義上的帝國主義將被結束,一些非歐洲國家將被提升到一個相當高的水平。英國人想要的是恢復帝國。事實證明,這些目標根本上是不相容的。

這就是為什麼對我來說,寫這本書最有趣的事情之一——透過蔣介石的眼睛、透過他的日記來觀察戰爭,就是看到英國帝國主義是如何強烈地成為攻擊目標的。因為他的憤怒。他與尼赫魯以及某種程度上與聖雄甘地的對話是這種反帝國主義的重要組成部分。但這其中之一意味著,儘管他與美國人之間存在大量問題,但最終他的方向是讓美國成為該地區的主導力量,而不是讓英國有任何捲土重來的機會。

我認為實際上英國人很好地意識到了這一點。他們意識到英國和美國在中國的目標是相關的,但並不完全相同。我認為,這造成了更多的混亂,以及各方之間缺乏信任,導致了緬甸悲劇這樣的事情,這是各方本質上做得非常糟糕的一個例子。到了 1944 年,儘管日本最終被擊敗,但從某些方面來說,戰鬥比想像中更加殘酷和殘酷,因為所有主要盟國——中國、英國和美國——仍然沒有彼此都不太信任對方。

上海的國際社區和中國其他沿海城市的國際社區是一個非常有趣的故事。顯然,這就是那個帝國體制的喪鐘。
非常如此。當時的上海是世界上最國際化的城市之一。儘管今天的上海是一座偉大的城市,而且你知道,在各個方面都充滿活力,但它仍然沒有體現出 20 世紀 30 年代和 40 年代帝國主義時期那種絕對的世界主義。當然,正如你所說,戰爭再次敲響了那個特定係統的喪鐘,原因有好有壞。

好處是,戰爭間接但真正地迫使舊帝國上海的終結——在上海,英國白人顧客如果不喜歡所收取的費用,就可以毆打中國黃包車夫。你在這座城市里肯定經常看到殘酷的、日常的帝國主義種族主義。隨著 1945 年中國的最終勝利,這種情況結束了。但不利的一面是,它導致人們對上海未來 40 或 50 年的視野更加狹隘、更加灰暗。

這個想法是,這是世界上為數不多的人們可以來到的城市之一,無論他們是藝術家還是難民,無論他們是民族主義者還是共產黨人,來自各種背景的人們,並創造了這個巨大的熔爐,其中文學,文化,食物所有這些事情以一種讓居住在該國的中國人和外國人都感到震驚的方式結合在一起。所有這一切都失去了很長一段時間。

日本人似乎是特別嚴重的侵害人權者。這通常是準確的嗎?
我的意思是,我們現在對人權的想法、概念和理解在很大程度上是受到那場戰爭和世界各地那段時期的經驗的影響。但我認為日本人不一定有什麼非常獨特的東西。日本對中國的戰爭之所以如此殘酷,是我們在其他地方看到的。例如,非常強烈的種族優越感,當然,我們在法西斯義大利、納粹德國等國家也看到了這種優越感。

同時,有一點非常重要,我認為這是日本在中國的暴行與納粹在歐洲的經歷之間的一個非常顯著的區別:日本人從來沒有任何有組織的種族滅絕計劃。與歐洲的情況相比,這是一個非常顯著的差異。日本人很殘暴;他們實施了各種可怕的行為,你知道南京大屠殺、轟炸重慶等等,但在某種程度上,你可以看到與其他地方發生的其他殘酷行動的相似之處。日本人自己也常說,就他們作為帝國主義者和侵略者的戰術而言,他們從西方導師那裡學到了很多。所以我們還必須看看競爭是什麼。

日本軍隊準備在佔領南京市後的暴力狂歡中斬首一名中國戰俘。(照片:公共領域)

中國人在南京大屠殺中被斬首-220x300

我知道你是一位中國歷史學家,而不是日本歷史學家,但我時不時地讀到有關日本教科書的文章,這些文章掩蓋了某些令人不快的事實。這很普遍嗎?
事實上,其中一些可能是我寫的。我認為了解日本大眾在教科書、電視等方面對戰時時期的態度是非常矛盾的,這一點很重要。有一個重要且大聲喧嘩的右翼,本質上否認或淡化戰時暴行。但這聲音雖然響亮,但絕不是日本唯一的,也不是最重要的。

值得注意的是,例如,戰後第一批讓南京大屠殺引起世界關注的人不是美國人,也不是中國人自己,而是日本左翼。

日本學校教學工會通常是相當左翼的,當然他們強烈要求不使用否認或淡化戰時時期的教科書。你會發現,雖然這些教科書已經出版,而且其中許多在試圖淡化中國戰爭方面非常令人反感,但大多數日本學校使用的主流教科書實際上對戰爭的內容比對戰爭的內容要多得多。流行報紙有時會透露。

所以我認為重要的是要記住日本是一個多元化的民主國家。有許多人,尤其是專業歷史學家,花費大量時間詳細研究日本戰時的暴行及其在歷史上的意義。從這個意義上說,不存在什麼偉大的沉默陰謀。

日本曾經有過試圖接管中國的正式意圖嗎?看起來在滿洲,是的,有絕對的意圖。[日本於 1931 年入侵滿洲,到 1933 年透過偽滿洲國鞏固了其統治。] 但中國的整個災難是否超出了軍國主義者偶然發現或推動的範圍?
這是一個相當尖銳的評價;我想你已經把手指放在上面了。我想說的是:滿洲是計劃好的。但奇怪的是,策劃滿洲政變的一些中國高級官員對政變將進一步擴展到中國大陸的想法感到憤怒。他們認為這是一個非常糟糕的主意;他們認為日本人其實應該堅守滿洲。

戰爭的實際爆發,我再次希望我在書中提到這一點,與其說是在 1939 年,希特勒入侵波蘭,不如說是在 1914 年,弗朗茨·斐迪南大公在薩拉熱窩被槍殺。換句話說,中國案例中的一小部分事件,即北京宛平小村盧溝橋外的槍擊事件(1937 年 7 月 7 日),將在接下來的幾天和幾週內觸發,一連串的事件最終導致兩國開戰。

日本人沒有想到盧溝橋事件實際上會引發全面的大陸戰爭。一旦事情發生,他們確實做出了決定,要給中國一個教訓,即他們真的要派遣軍隊並接管整個事情。但 1937 年夏天 7 月,東京並未預期他們會立即入侵。

另一方面,我認為有大量證據,這是蔣介石在決定是否擴大戰役時權衡的因素之一,那就是日本會嘗試,一片片地,去獲得越來越多的中國。首先是滿洲,然後是長城以下的地區,然後是華北的大部分地區;然後在那之後的五年、十年、十五年之內,他們將攻入中國中部的大門,然後最終進入南方,這似乎是非常合理的情況。因此,就意圖或方法而言,你可能不是在談論1937年的一種蓄意的全面入侵。就統治中國的最終目標而言,我認為毫無疑問,這就是1937年的意圖。東京。

這幾乎是拿破崙式的錯誤或希特勒式的錯誤,試圖入侵這個地理上巨大的地方並讓太空摧毀你的想法。
我認為這是真的。但必須考慮的事情之一是意識形態信念。日本軍隊——奇怪地、妄想地——在他們自己的頭腦中是理性的。他們首先真誠地認為,他們擁有這種領導作用,他們將能夠充當兄弟,領導包括中國在內的亞洲其他國家走向某種反西方、後帝國主義的未來。

他們也非常堅信,向大陸擴張是他們的命運。當然,這是一個帝國相互競爭的時期。他們看到了大英帝國;他們看到了法蘭西帝國;他們也看到了美國在太平洋部分地區的這種統治。這應該是一種社會達爾文主義的世界,在那裡你不能停滯不前。要嘛你必須擴張,要嘛你就會被征服。

從 21 世紀初我們自己的角度來看,這似乎是一種相當不合理的思維方式,但在 21 世紀 30 年代,日本人在他們周圍看到的世界對他們來說這似乎是完全合理的。

請你推測一下:日本有實力打敗中國嗎?或者這從一開始就是一場注定失敗的實驗,不受美國或蘇聯的任何干預?
我認為日本人從很早的時候就知道這是他們正在採取的一個非常非常大的提議,而且距離保證成功的機會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猜測:我認為答案是,如果日本人在戰爭初期就能夠基本上征服和馴服中國,比如說在第一年或一年半之內,並使其投降,那麼他們就有機會達成某種可以持續一段時間的和解。

這就是為什麼即使他們在1937-38年期間一次又一次地繼續向中國推進,他們也向蔣介石發出試探,拼命地試圖讓他談判。

因此,如果我翻轉這個問題:中國是否可以在任何時候擊敗日本帝國?
我認為這會很困難,因為日本是亞洲技術能力最強的社會。它擁有極為優越的工業化水準。你知道,在戰爭前夕,日本 GDP 的 70% 在某種意義上都流向了軍事國家。

日本比中國富裕得多,它有一支訓練有素、徵召入伍、坦白說是殘酷的徵兵軍,素質極高。相較之下,中國人口更多,但卻是一個內部分裂、非常貧窮的農業社會,只有一支訓練有素的軍隊。而且它幅員遼闊,是日本人很難征服中國政府也很難控制的泥淖。尺寸問題是雙向的。

當然,如果你問同樣的問題,並將其與大英帝國進行比較,我認為可以公平地說,如果沒有美國的援助,溫斯頓邱吉爾和英國人也無法擊敗希特勒。但人們並沒有因此而為難英國繼續抵抗德國人。

因此,中國人全面擊敗日本人幾乎是不可能的。真正需要關注的是抵抗的壯舉。

有關的

留言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从戴高乐将军到马克龙,回顾法国总统访华

哪个国家的间谍机构最好?

伊拉克“隱藏”的化學武器:2003年入侵伊拉克後,美國“掩蓋”發現了化學武器——其中許多現在掌握在“伊斯蘭國”手中“發現了大約 5,000 枚化學彈頭和炸彈,但仍保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