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國如何步入黃昏

帝國如何步入黃昏

歷史事件對當今的俄羅斯和西方國家具有借鑒意義。

卡通:令人討厭的驚喜
在衰落過程中,大國往往會脫離現實。© GIS – 該漫畫在我們的商店有售。

一概而論可能會導致人們在解釋歷史時誤入歧途,但數千年人類文明的記錄相當清楚地表明,權力崛起、往往變得傲慢、過度擴張和衰落。由於衰落會引發動亂,衰落的實力是危險的。當這種情況發生時,其他 大國也往往會做出不合理的舉動。他們沒有意識到自己也可能在衰落。 

2022年2月,美國國務卿安東尼·布林肯在聯合國大會上 表示,“如果俄羅斯停止戰鬥並離開烏克蘭,戰爭就會結束。如果烏克蘭停止戰鬥,烏克蘭就結束了。” 這可能是正確的,但它只觸及了問題的表面。由於地緣政治基本面受到威脅,這場衝突還有更多內容。

歷史與我們目前在歐洲所目睹的情況有許多相似之處。強國掠奪土地並不是什麼新鮮事。鄰國完全合併的例子是存在的,但在 18 世紀和 19 世紀的歐洲,這更像是通過改變邊界來接管大片土地。

閱讀有關戰爭的更多信息

120年前英國人的愚蠢行為

十九世紀和二十世紀之交的南部非洲發生了與烏克蘭發生的事情驚人的相似之處,當時強大的大英帝國襲擊了兩個獨立國家:德蘭士瓦共和國和奧蘭治自由邦。對於英國人來說,這是一個不謹慎的舉動,卻在數年後促成了全球權力的徹底轉移。

17 世紀,荷蘭定居者和法國胡格諾派教徒(主要是加爾文教新教徒)抵達非洲南開普省地區並紮根。1795年,該地區成為英國開普殖民地。許多定居者感到受到英國政府的壓迫,將他們的生意轉移到了東北部的空地上。他們在那裡建立了兩個實行共和治理的農業國家。1820 年代至 1870 年代期間,該地區沒有任何地緣政治利益,而布爾人(荷蘭語中的“農民”)(定居者被稱為“農民”)享受著自由。

然而,隨著19世紀下半葉殖民者對非洲土地掠奪的推進,倫敦對這兩個共和國的興趣增加了。它開始尋找削弱定居者的方法,鼓勵非洲部落襲擊新開墾的布爾人農場。

第一次英布戰爭給侵略者帶來了慘重損失,卻沒有獲得任何榮耀。

十九世紀第三個二十五年,英國的壓力不斷加大 — — 就像俄羅斯最近在烏克蘭採取的行動一樣。感受到來自其他歐洲列強的殖民競爭,倫敦希望在非洲大陸東部建立一條不間斷的安全走廊,從地中海的開羅到好望角。英國人同樣強烈的動機是在德蘭士瓦的威特沃特斯蘭德(現在的約翰內斯堡地區)尋找黃金。它成為世界上最大的金礦開採中心之一,創造了以前難以想像的財富。此外,在奧蘭治自由邦和英屬開普殖民地之間的邊境地區金伯利也發現了鑽石。

事實與數據

英國土地掠奪

非洲卡普地區地圖
1900 年左右的南非地圖。

代價高昂的勝利

英國試圖分兩波鎮壓布爾國家。第一次英布戰爭(1880-1881)給侵略者帶來了慘重損失,卻沒有獲得任何榮耀。根據1881年的和平協議,倫敦同意布爾人在維多利亞女王的宗主權下在德蘭士瓦建立自治政府,而布爾人則將對外關係移交給英國。

大英帝國是世界頭號強國,僅僅幾年後就決定以武力合併這兩個獨立國家。第二次佈爾戰爭(1899-1902)期間,愛國的布爾人在軍備和人數上遠遠落後,但英勇有效地保衛了自己。儘管擁有軍事和經濟優勢,傲慢的英國人卻在戰場上遭受了多次失敗,在政治上也丟盡了面子。

戰爭持續了兩年多。英國祇能通過耗盡兩國的力量並投入源源不絕的士兵、武器和其他裝備來擊敗這兩個國家。英國侵略者的殘暴令人髮指。他們燒毀農場和田地,偷竊牲畜,並將婦女和兒童關進集中營。大約 30,000 名布爾婦女和兒童在這些難民營中死於飢餓和疾病。此外,大約 20,000 名被入侵者認為忠於布爾人的非洲土著人在難民營中喪生。面對如此暴行,布爾人最終投降了。

驚人的相似之處

英國軍隊的糟糕表現以及入侵者的暴行與俄羅斯在烏克蘭的戰爭更加相似。

然而,爭奪土地和權力——國家之間嫉妒的表現——只是導致第一次世界大戰的更大的權力遊戲中的一個。布爾戰爭源於倫敦的傲慢和貪婪,導致了第一次世界大戰我和歐洲的全球統治地位和大英帝國的終結延遲了大約 30 年。它濫用和削弱了非洲大陸的實力,就像  第一次世界大戰中同盟國——德國、奧匈帝國和奧斯曼帝國的崩潰一樣。同樣有趣的是,年輕的莫罕達斯·甘地(1869-1948)生活在南非納塔爾,第二次佈爾戰爭期間。這場衝突在他的一生中發揮了重要作用,並最終導致他在祖國印度發起了歷史性的反對英國統治的運動。

布爾戰爭是在狹隘、缺乏想像力的模式下進行短視政治計算的教科書例子。然而,它們也是一個很好的案例研究。不幸的是,克里姆林宮相信茲比格涅夫·布熱津斯基的 觀點 ,即“沒有烏克蘭,俄羅斯就不再是一個帝國,但如果烏克蘭被收買,然後從屬,俄羅斯就會自動成為一個帝國。” 英國內閣也有類似的誤解:它必須接管南部非洲的兩個國家,以保護帝國及其在那裡的財產財富。德國等其他歐洲大國對布爾國家表示同情,並給予他們一些支持,但不足以產生影響。

虛假敘述的作用

出生於澳大利亞的歷史學家克里斯托弗·克拉克 (Christopher Clark) 撰寫了《夢遊者》一書,該書精彩地 分析 了 20 世紀初,歐洲主要強國如何因純粹的無知、短視和對次要問題的關注而陷入一場自毀戰爭的局面。克拉克教授在劍橋大學任教,因對英德關係做出的貢獻而被封為爵士,他還駁斥了第一次世界大戰後將德國和奧匈帝國視為罪魁禍首的“vaevictis”(戰敗國的禍患)說法。責任歸咎於所有歐洲列強。

值得讚揚的是,倫敦有兩位名人從這場災難中吸取了教訓:喬治六世國王和溫斯頓·丘吉爾

還有一點也很重要:戰爭需要宣傳敘事。如果一個國家開始相信其傳說並說教,事情很快就會變得危險。英國和法國將他們的戰爭定位為捍衛自由和民主、反對獨裁者。這是一個厚顏無恥的謊言,因為德國和奧地利已經是擁有強大議會的憲政國家。唯一的大獨裁國家是俄羅斯、倫敦和巴黎的盟友。德國人穿越中立的比利時的行軍在道德上與英國在南部非洲的行為沒有什麼不同。然而,這對柏林來說是一個糟糕的藉口。

The British Empire did not stop and retreat. Transvaal and the Orange Free State had to cease fighting to stop the atrocities and save their wives and children. Fifty years later, the British Empire no longer existed. To London’s credit, two personalities learned from the disaster: King George VI (1936-1952) and Winston Churchill, the two-time (1940-1945 and 1951-1955) British prime minister. They realized the necessity of resisting the Nazis at all costs and (unsuccessfully) tried to stop Russian dictator Joseph Stalin’s land grab toward the end of World War II.

The lessons to finally learn

Those historical events carry lessons for today’s Russia and Western countries. The West must resist the Russian invasion of Ukraine with all its means. For Russia, it would be much better to ignore the Brzezinski axiom and concentrate instead on its own development. Only upon a successful Ukrainian defense can an equitable peace be achieved.

A seemingly secondary, distant conflict in southern Africa triggered a slow-fuse descent into a catastrophic, multipower war in Europe. That can serve as a dire warning because we might be in a similar situation today.

Read more on imperial Russia

Hotspots abound around the globe, and statesmanship is in dramatically short supply. The dominant perception of a growing conflict between democracies and autocracies over a so-called “rules-based international order” may sound nice, but it misses the point. The post-World War II bipolar order is finished, and the world is multipolar again. Keeping the peace will require courage, resolve and imagination, not clinging to tired cliches and outdated political models. Unfortunately, changes in the global order have frequently led to wars. The West must be strong and alert to avoid a repeat of the pattern.

The Ukraine situation shows that we are at a crossroads again. Further developments will decide whether a new multipolar balance can be achieved, allowing a more peaceful coexistence of nations. Preserving people’s freedom and their right to self-determination is key.

What needs to be done

Europe needs to become strong. It needs to be united as a market and in the global economic and security competition. Politics, administration and the public must finally learn that harmonization policies are toxic for healthy integration. European countries need to reduce technocracy and bureaucracy regionally, nationally and on the union level. The European Union needs to restrict itself to its few proper functions. These are: maintaining the common internal market in the broadest sense and finessing its global trade policy and security. These matters need to be addressed together. For all the rest, decentralization and healthy internal regional competition should be prioritized.

一個強大、自覺、 傲慢的歐洲 與北美一起崛起可能會帶來新的多極平衡。 

相關報導

留言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从戴高乐将军到马克龙,回顾法国总统访华

哪个国家的间谍机构最好?

伊拉克“隱藏”的化學武器:2003年入侵伊拉克後,美國“掩蓋”發現了化學武器——其中許多現在掌握在“伊斯蘭國”手中“發現了大約 5,000 枚化學彈頭和炸彈,但仍保密”